茶与健康

中国茶文化知识

分类:
茶文化
作者:
来源:
2018/03/26 09:43
浏览量:
【摘要】:
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、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、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。
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、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、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。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,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。它起源久远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与宗教结缘。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。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。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,各有千秋。中国人民历来就有“客来敬茶”的习惯,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。
 
1 形成与发展
 
形成于唐
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国唐代却是不争的事实。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极为鼎盛的时代,其时国家空前统一,交通发达,结束了之前分裂割据的局面,加强了南方与北方、边疆与内地的联系,使南北方之间经常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可能。这样的社会条件也为饮茶的进 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六朝以后,饮茶之风已经在南方兴起,社会上饮茶的人逐渐增多。进入唐朝以后,饮茶风尚很快从产茶的南方扩展到不产茶的北方以及西北边远地区。中国具有 4000多年饮茶的历史,迄至唐代才有真正的大发展,确切地说, 是在唐中期以后,茶事活动才达到空前规模。唐人陆羽在其《茶经》中指出:“茶之为饮, 发乎神农氏, 闻于鲁周公,盛于国朝。”国朝,即指唐朝。《茶经》成书于唐德宗建中元年, 即公元 780年, 属唐朝中期。茶兴盛于唐朝中期这一说法 已为世人所接受。
 
茶文化
兴盛于宋
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“茶兴于唐,盛于宋”的说法。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,福建建安北苑出产的龙凤茶名冠天下。这种模压成龙形或凤形的专用贡茶又称“龙团凤饼”。贡茶的发展与宫廷中的嗜茶风气是分不开的。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了一部《大观茶论》,流传后世。与宫廷饮茶相适应的是当时市民的饮茶之风,宋代饮茶已在社会各个阶层中普及。在宋代,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物品, 是“开门七件事”之一, 而且饮茶的风俗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当时, 开封、临安 两都茶肆、茶坊林立,客来敬茶的礼俗也已广为流传。与唐代相比,宋代茶文化又有了明显的变化,饮茶方法在唐代陆羽的基础上又迈进了一步,由原来的煎茶法发展成为更为高雅的点茶法。点茶法比唐代煎茶法更讲究,包括炙茶、碾罗、候汤、点茶等一整 套程序。 宋代点茶用饼茶,将茶饼碾碎成粉末,再用茶罗筛过。茶粉越细越好,所以要求茶罗十分细密。在点茶之前,要用开水冲洗杯盏, 预热饮具。点茶时,先将适量茶粉放入茶盏,点泡一些沸水,将茶粉调和 成清状,然后再添加沸水,边添边用茶匙击沸。点泡后,如果茶汤的颜色呈乳白色,茶汤表面泛起的“汤花”,能较长时间凝住杯盏内壁不动,才算点泡出一 杯好茶。并且追求茶的真香、真味,不掺任何杂质,当时时尚还十分注重点茶过程中的动作优美协调。 点茶以茶粉作为原料, 再用沸水点冲,所以饮用时要 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。较之于唐代煎茶,宋人更喜 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。结果发展到从城市到乡村,皇室贵族、文人、僧侣、百姓无不点茶。 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,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“斗茶”,亦称“茗战”。我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,随着贡茶的兴起应运而生。在由于产贡茶而文明于世的唐代建州茶乡,新茶制成后,茶农们为了评比新茶品序而进行比赛活动。到了宋代,这种活动传播开来,时间也不再限于采制新茶之 时,参加者也不限于茶农,目的也不限于评比茶叶的品第,而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点汤、击沸技艺的高低。 斗茶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:一是“汤色”,二是“汤花”, 最后综合评定味、香、色。
 
过渡于元
元代作为从宋代到明代的过渡期,虽然历史较短,但在饮茶法上却进一步走向成熟,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茶饮方式走向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。自蒙古族入主中原后,蒙古人对茶的接触机会也多了起来。受中原饮茶之风的影响,饮茶的习惯也逐渐被蒙古人所接受。但是,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葱、 姜、盐等调料与茶混煮的习惯,到了元代逐渐被摈弃,采用更为简单的“清饮”方式。
 
变革于明
茶文化发展到明代,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。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简化,茶的品饮方式也 走向简单化,盛行了几个世纪的唐宋煎点饮茶法变革成了用沸水冲泡的瀹饮法。明代饮茶方式发生了如此巨大变革与大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。明洪武 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( 1391年10月14日) ,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除饼茶,改贡叶茶。这种做法是朱元 璋从体察民情,减轻农民负担来考虑的,但却促进了到了后来,朱元璋的第十七子、明朝的宁王朱权进一步改革了传统的茶具和茶艺,他在《茶谱》一书 中明确提出: 茶饮要“崇新改易”,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点茶、煎汤的具体要求比起宋人繁琐的程序来更 简单更容易掌握。
 
2特点与功能
 
特点
历史性
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。武王伐纣,茶叶已作为贡品。原始公社后期,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。战国,茶叶已有一定规模。先秦《诗经》总集有茶的记载。汉朝 ,茶叶成为佛教“坐禅”的专用滋补品。魏晋南北朝,已有饮茶之风。隋朝,全民普遍饮茶。唐代,茶业昌盛,茶叶成为“人家不可一日无茶”,出现茶馆、茶宴、茶会,提倡客来敬茶。宋朝、流行斗茶,贡茶和赐茶。清朝,曲艺进入茶馆,茶叶对外贸易发展。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。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,以雅为主,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、品茗歌舞。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,融化了儒家思想,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,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,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。
 
时代性
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,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,在这一新时期,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、延伸、创新和发展。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、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,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、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。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,国际交往日益频繁。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,呈大型化、现代化、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。其内涵迅速膨胀,影响扩大,为世人瞩目。
 
民族性
各民族酷爱饮茶,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,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、茶艺、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,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,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,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,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。藏族、土家族、佤族 、拉祜族、纳西族、哈萨克族、锡伯族、保安族、阿昌族、布朗族、 德昂族、基诺族、撒拉族、白族、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,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。
 
地区性
名茶、名山、名水、名人、名胜、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。中国地区广阔,茶类花色繁多,饮茶习俗各异,加之各地 历史、文化、生活及经济差异,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。在经济 、文化中心的大城市,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,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。上海自1994年起,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,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。
 
国际性
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、文化、经济及人 文相结合,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。演变成英国茶文化、日本茶文化、韩国茶文化、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。在英国,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,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,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。日本茶道源于中国。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,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、流派和礼仪。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,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,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。
 
功能
满足功能
茶文化的满足功能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审美性、功利性与娱乐性的统一,不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,也满足精神生活需要,如刘贞亮的“茶之十德”大部分说明了茶文化的满足功能。
 
改造教育功能
茶文化是有益进步的文化,能“化”人心,进而“化”社会,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、陶冶情操,促进社会进步,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特殊的租用。如以茶养性、以茶表德等。
 
渗透功能
茶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及各个艺术种类中,发挥着重要作用,如社交会友、诗词画舞、旅游建筑等。
 
组织向心功能
通过对茶文化的认同,以茶为纽带,可以把不同阶层、不同信仰、不同制度、不同民族的人团结起来,建立有宗旨的团体组织或活动。如中国茶叶学会、中国茶人联谊会等。 
 
3宗教与茶文化
 
儒家与茶
生于山野中,承甘露滋润,其味苦中带甘,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,心境平和,头脑清醒,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契合,茶对于儒家来说也是一剂改造社会,教化社会的良方,因为茶本清洁之物,儒家学说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,茶可以养廉,赋予茶以清廉、高洁的品性。秦汉之际的茶虽已在西南地区流行,但依据当时文献记载来看,发现茶最多的用途是药用。从司马相如到王褒等人,无不把茶作为药物饮用。直到魏晋南北朝之际,以茶养廉的典故频频出现,也就是说,儒学思想依附于茶这一媒介,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强大的发挥。此后的中国文化史上以茶交友,以茶雅志,以茶助廉之风一直贯穿着。儒家把“中庸”和“仁礼”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,主张通过饮茶沟通思想,创造和谐气氛,增进彼此的友情;通过饮茶可以自省、省人,以此来加强彼此理解,促进和谐,增强友谊。儒家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, 并从中庸之道中引出和的思想,在儒家眼里和是中,和是度,和是宜,和是当,和是一切恰到好处,无过亦无不及。反观我们的茶文化,无一不是渗透着和的思想。从采茶、制茶、煮茶、点茶、泡茶、品饮等一整套茶事活动中,无不体现和的思想。在泡茶时,表现为“酸甜苦涩调太和,掌握迟速量适中”的中庸之美; 在待客时表现为“奉茶为礼尊长者,备茶浓意表浓情”的明礼之伦;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“饮罢佳茗方知深,赞叹此乃草中英”的谦和之礼;在品茗的环境与心境方面表现为“普事故雅去虚华,宁静致远隐沉毅”的俭德之行。
 
道家与茶
道家对养性与养气很重视,把它们看得比养身还重要,认为只有养性为本,养身为辅,才是真正的养生目的。由于茶的自然功效很多,一可解毒,二可健体,三可养生,四能清心,五能修身,道家认为茶乃草中英,食之可以祛疾养生;道家主张静修,而茶是清灵之物,通过饮茶能使自己的静修得到提高,于是茶成了道家修行时的必需之物。 道家品茶主要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,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。明代著名养生家高濂曾写过一部《遵生八笺》,书中专门提到品茶对养生的作用。明代顾元庆《茶谱》也曾引用《梦余录》 记载一则小故事, 说是在大中三年, 东京( 即今洛阳) 有一位一百三十岁的僧人,看上去体健气壮,宣宗就问僧人长寿的秘方,僧人回答说是由于长期喝茶的缘故。
 
佛教与茶
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,当时在西南的四川一带已有饮茶的记载,传说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还是四川雅安甘露寺祖师吴理真。到了两晋、南北朝之际,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,这时也是茶文化的萌发期,茶已在许多士大夫特别是南渡的士大夫之间流行, 并且有以茶养廉, 以茶祭祀的习俗。茶也在这时开始进入佛教僧侣的圈子,陆羽在《茶经》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僧侣饮用茶叶的史料。其中引录的《释道该说续名人传》称;释法瑶姓,杨氏,河东人,永嘉中过江,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,年垂悬车,饭所饮茶。
到了唐代, 随着茶文化历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期到来,佛教与茶的关系也进一步密切,并且在唐代茶文化传播及发展过程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根据封演写的《封氏闻见记》所载:开元中,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。学禅务于不寐,又不夕食, 唯许饮茶,人自怀夹,到处煮饮,从此转相仿效,遂成风俗。
佛教的另一个重要宗派密宗, 也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密教在唐代开元盛世时由开元三大士——善无畏、金刚智、不空从印度传到中国的,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禅,一切修法都可说是供养法。而茶成为最佳供品之一,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又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在唐代的历史上有几次大型的皇帝赐茶给高僧大德的记载,如金刚智忌辰之时, 曾举行千僧供,玄宗就赐茶一百一十串,以供斋用。当大兴善寺文殊阁上梁时,唐代宗曾敕赐千僧饭,赏上梁赤钱二百贯,蒸饼二千颗, 胡饼二千枚,茶二百串。贞元六年( 公元760 年) 入宫的惠果大师,在长生殿为国持念七十余日,回去时被赐绢三十匹,茶二十串。到贞元十四年( 公摘768 年),惠果入内道场,又获赐绢一匹,茶十串。据说惠果常以所赐之茶换购丹青原料画曼荼罗,可见唐代皇帝即以赐茶供养作为供佛施僧的高级礼遇。